浙江江蘇包機出國招商搶訂單,山東也沒閑著
這兩天,“浙江萬家企業包機出國搶訂單”“蘇州包機出國搶訂單”等話題和視頻火爆全網,網友紛紛點贊。
據央視網報道,寧波市組織商務包機2批8班次,累計服務外貿人員600人次,完成訂單額20億美金。截至今年11月底,寧波市外貿企業派出850多人分別赴美國、德國和中東歐等地開展商務活動。
記者還注意到,12月9日,蘇州外貿企業和各級商務部門200多人,從南京祿口國際機場乘坐商務包機飛往法國和德國。據悉,此次蘇州共派出30個招商小分隊,赴歐洲開展招商工作。同時,還有外貿企業高管約100人赴歐洲,維護客戶和爭取訂單。
更早些時候,11月14日,廣東省組織160名外貿企業負責人搭乘南方航空“粵貿全球”包機到新加坡,“增訂單,穩外貿”。
廣東、浙江、江蘇、福建等沿海兄弟省份這么拼,而山東,也沒閑著。
作為中國前三強的經濟大省、中國出口貿易“四大天王”之一,山東動作頻頻!大眾日報客戶端記者梳理了最近一個月山東對外開放合作的部分活動,可以管中窺豹。
12月8日,山東出口商品(阿曼)展覽會暨市場采購貿易試點展覽會在阿曼巴爾卡市開幕。據介紹,本次展會為期3天,來自山東的時風集團、特亞鋼鐵、大漢科技等30家企業一起到阿拉伯市場“搶訂單”。
為確保展會取得實效,山東省商務部門協調承辦單位會前積極對參會企業進行邀約對接,展前安排100余場“一對一”洽談,深入了解企業需求。展會期間邀約阿曼專業采購商3000多家,開幕式當天展館客商流量近8000人次。
12月7日,2022山東貿促系統與境外駐華機構交流會在線成功舉辦。來自日本、韓國、以色列、新加坡、泰國、英國、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塞爾維亞、澳大利亞、加拿大等15個國家和香港地區的35家境外駐華使領館、貿促機構、商協會代表出席活動。全省貿促系統及山東產業技術研究院、省醫養健康產業協會、省新能源產業協會、省環境保護產業協會、省橡膠行業協會等18家省內研究機構和行業協會代表與境外駐華機構連線對話。
11月30日,2022對話山東—以色列·山東產業合作交流會在濟南成功舉辦。會上,來自山東和以色列的代表分別就雙方農業、醫療醫藥發展情況進行了分享交流。同期,還舉辦了“農業科技對接洽談會”“醫療醫藥生命科技對接洽談會”兩場配套活動。30余家以色列企業與60余家中方企業線上線下參會并進行一對一洽談。
11月30日,由中國駐韓國大使館、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主辦,山東省商務廳、山東省政府駐韓國經貿代表處,韓國成套設備產業協會承辦的中韓機械裝備產業合作論壇成功舉辦。論壇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分別在山東濟南、韓國首爾設立會場。中韓雙方機構、企業代表近200人線上線下參會。
11月23日,以“高質量實施RCEP,深化山東—東盟產業鏈互動合作”為主題的“2022年山東—東盟產業合作展覽展示交流會暨山東(聊城)—東盟經貿對接洽談會”在濟南成功舉辦。在企業“一對一”經貿洽談環節,來自山東及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越南的40余家企業參加洽談,初步達成意向十余個,涵蓋裝備制造、建材、家紡、食品、鋼鐵制造、節能科技、醫療器械、汽車配件等領域。
11月22日,2022對話山東—德國·山東產業合作交流會在濟南成功舉辦,吸引了來自西門子、博世、費斯托等德國知名企業和商業協會的諸多嘉賓參會。廢氣處理、污水處理、新型環保材料、綠色建筑、碳足跡等綠色低碳領域的12個重點合作項目在現場簽約,涉及金額達12.7億元人民幣。
11月9日下午,由山東省政府、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共同主辦的山東省—韓國經貿合作交流會在山東大廈舉行。交流會還配套舉辦了山東省-韓國企業合作對接洽談會,中韓雙方企業圍繞醫美、食品、生活用品、家居、建材等產品的進出口開展線上對接洽談,線上線下共1000余人參加活動。
高頻次的活動,為山東帶來了什么?答案就是——訂單。
前10個月,山東省外貿進出口額為2.7萬億元,同比增長13.9%,占全國的7.8%,占比提升0.3個百分點。其中,出口增長17.5%,進口增長8.8%,增速分列全國第2、4位,成為全國外貿成績單上的一匹重量級“黑馬”。
尤其需要注意的是,2021年全年山東省的貨物進出口總額29304.1億元,比上年增長32.4%,兩年平均增長19.6%,占全國外貿進出口總值的7.5%,連續第6年刷出新高。
也就是說,山東的外貿進出口高增速,是建立在本就厚實的基礎之上的,是高增速接著高增速。
更令人欣慰的是,隨著新舊動能轉換的不斷深入,一大批“專精特新”企業快速成長,成為山東制造業出口的主力軍。與此同時,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山東省出口總值中的占比下滑,這也反映出山東外貿結構的不斷優化,以往附加值低的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出口市場被技術含量更高、附加值更高產品所替代,“山東制造”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持續的高增長,亮眼的成績單,山東“走出去”的腳步又穩又快。正因為如此,2021年,山東被國務院辦公廳點名表揚為“促進外貿、外資穩定增長,積極優化營商環境成效明顯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