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濟青中線濰青段今日正式通車運營
半島全媒體記者 馬正拓
根據膠州市交通運輸局官方微信公眾號發布的消息,濟青中線工程濰青段(濰坊至青島高速公路及連接線項目)2022年12月23日將正式通車。
青島段均在膠州境內
據悉,濟青中線是繼濟青北線、濟青南線之后濟南至青島的第三條交通大動脈,是我省高速公路網“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濟南至濰坊段和濰坊至青島段兩段,分別進行建設。今起通車運營的濰坊至青島公路及連接線工程路線全長130.2公里,途經濰坊安丘市、峽山區、高密市、昌樂縣、坊子區、昌邑市及青島膠州市等7個縣市區,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包括主線(S24)和連接線(S6)兩部分。
濟青中線青島段均位于膠州市境內,長約23公里,共設互通立交5個(2個樞紐互通、3個服務互通),投資約56.6億元,涉及膠西、三里河、九龍3個辦事處,經過49個村莊。起點位于膠西辦事處小劉家疃村西500米處,東接膠州灣高速。既是青島市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中重點交通基礎工程,也是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的重要交通工程。
省內首條新建智慧高速
作為山東省“十四五”重點規劃項目,濟青中線濰青段是山東確定的首條新建智慧高速試點項目,著力打造省內“首個零碳智慧能源收費站”,國內首創“‘一帶一路’主題特色服務區”“最大高速公路跨鐵路連續T型剛構轉體橋”等亮點工程,建設“平安百年品質工程”。
同時,濰青項目還探索零碳收費站的經濟型與可復制型實現路徑,在省內創新應用收費站“零碳智慧能源系統”,密水、柏城、膠西等8處收費站實現光儲綜合利用率85%以上,年度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0余噸,實現社會生態經濟效益共贏發展。
濰青連接線工程融合5G、大數據、物聯網、北斗定位、高精地圖、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著力打造集“智能管服、快速通行、安全保障、綠色節能、車路協同”為一體,在全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智慧高速示范項目。
濟南至濰坊段也在加緊建設
濰坊至青島段將于12月23日正式通車運營,濟南至濰坊段的建設進展也備受關注。
據悉,濟南至濰坊段全長162公里,其中,濟南至濰坊高速公路長深高速至濰日高速段,途經濰坊市臨朐縣、昌樂縣,全長40.2公里,雙向六車道,設計時速120公里/小時。12月16日,長深高速至濰日高速段順利通過交工驗收,為年底建成通車奠定基礎。
截至目前,濟南至濰坊段全線隧道全部實現雙幅貫通,8座特大橋箱梁架設已全部完成。圍繞“智慧高速”建設,智慧高速軟件整體進度完成90%,智慧建設管控、智慧服務區等系統已基本開發完成。
濟青之間再添“黃金通道”
目前濟南、青島之間有兩條高速大通道,即濟青高速北線(G20青銀高速)、濟青高速南線(G22青蘭高速)。
濟青北線建于1993年,雙向四車道,由于是濟青間第一條黃金通道,且沿線經過區域人口密集,產業分布集中,一度成為了山東最繁忙的高速公路,交通通行壓力增大,道路“不堪重負”。2019年按照雙向八車道標準進行了改擴建。根據預測,濟青北線車流量年均增長2%,2030年交通量將再次飽和。而建于2007年的濟青南線,因穿山越嶺,大車油耗多不愿走,且距離濰坊、淄博市區較遠。因此,現有的這兩條高速通道基本上是“北堵南閑”的狀態。
隨著省會經濟圈、膠東經濟圈的建設,山東半島城市群的發展,濟青之間亟需建設第三條高速公路通道。從路線走向上看,濟青高速中線與北線經過的城市基本相同,沿途經過的也是產業比較集中的區域,通車后可以有效緩解濟南、淄博、濰坊這三個城市市區的南北向縱向交通擁堵問題。
作為濟青高速中線的組成部分,濰青高速建成后,膠州再添一條快速便捷的交通大動脈,對支撐膠東經濟圈一體化發展,進一步暢通上合示范區對外快速通道,提升膠東國際機場輻射力具有重要意義。濟青高速中線全部建成通車后,濟青間又將形成一條黃金通道,充實了山東半島城市群的交通支撐骨架,進一步完善了山東省高速公路網絡體系。